——记理学院副院长张金仓教授
记者:李棣森 归晓晨 来源:上海大学校报
张金仓,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科技计划项目共计20余项。先后获得了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际20世纪贡献奖等20余项奖励和荣誉。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被国内外同行引用400余篇次。此番,记者走访了张金仓教授及其团队,一同了解其成功背后的故事。
白手起家 越走越强
自1988年以来,张金仓教授及其领衔的团队在兴趣推动下的长期研究中,逐渐形成了以高温氧化物超导体局域电子结构、相变和电荷转移机制、自旋物理、纳米电子材料与物理等为重点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团队多年来在物理学科的发展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承担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在国内国际均享有极高的声誉。在高温氧化物超导体局域电子结构、相变和电荷转移机制的研究中,张金仓教授及其团队的工作在国际上获得了极大的认可,张教授更是因其在该领域所做的贡献,成为国内唯一的特邀报告人,在德国慕尼黑召开的第三届世界超导大会(WCS)开幕式上作大会特邀报告。
而对于张金仓教授和他的团队而言,鲜花、掌声和荣誉的背后蕴含的则是多年的辛勤付出与汗水。“我是2000年来到上海大学的,当时学校在实验研究上几乎是空白,我们从那时起就在学校的支持中‘白手起家’,从组建团队到配置设备再到集体的建设,在几年之间逐渐发展起来。”回忆起整个团队从“白手起家”到发展壮大的艰辛历程,张教授的话中流露出无限感慨。
对于科研工作而言,充足的研究经费与设备是必不可少的硬件基础,而张教授的团队在成立之初遇到的最大困难也在于此。张教授的一句“我是从400元打印费起家的”,虽风趣幽默,却向笔者道出了当时团队所面临的巨大经费压力。但坚定的科研工作者不会因经费上的困难而停止前进的脚步,“没有新设备,我们就把老的设备修一修拿来用”,朴实而坚定的话语渗透着一位科学家对研究工作的执著与热爱。也正是靠着这份执著与热爱,团队在艰苦条件下不断成长。功夫不负有心人,2001年团队申请到了上海市重点技术攻关项目,获得了大约30万左右的研究经费,“这为我们团队研究发展,奠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仅有经费和设备这些硬件对于科研团队的建设是远远不够的,张教授坦言:“团队建设中我们面临的困难很多,但关键还在于人才。”可见“软实力”才是科学研究的核心,引进人才是团队建设的重中之重。多年来,作为研究团队的“带头人”,张教授一直坚持团队的资源要集中在引进人才上,为他们提供发展的环境。“这些年来,我们的实验室从无到有,不断有教授加入,让我们的团队形成现在的规模。”看到团队这些年在人才引进上取得的成绩,张教授的话语中满是欣慰。如今,张教授的研究团队中已有4名教授、多名副教授,以及在读硕士生、博士生20余人,正是如此雄厚的“软实力”支撑,让整个团队发展壮大,越走越强。
团结合作 凝聚力量
作为一个科研团队的领导人,在谈及团队科研工作中最重要的精神这一问题时,张教授表示,除了科学家的献身精神以外,更着重强调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大家在一个共同感兴趣的大课题的凝聚下,虽然各自工作的侧重点不同,但要保持整体目标的统一和一致。
在构建和谐的团队关系过程中,张教授非常重视协调团队合作和个人能力发挥之间的关系,兼顾团队的发展和团队中个人的发展。张教授深有感触地说:“团队合作和个人能力的发挥都非常重要,二者缺一则团队都不能得到发展。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有各自感兴趣的问题或者研究工作的侧重,也都有自身的闪光点。让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发展的空间,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由团队的协作精神提供互补的条件,团队整体才能发展得好。”正如面对荣誉之时,张教授坚持认为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获得其相应的荣誉,而绝不应将荣誉仅仅归于“带头人”,这个荣誉是整个团队的荣誉。张教授着眼团队全局的宽广胸怀和面对荣誉的谦逊态度令笔者钦佩。
面对团队成员间在学术问题上的争执,作为团队领导者的张教授也并不回避。在张教授心中,团队的团结协作永远是第一位的,他也在团队的整体协调中践行着团队领导者的职责:“争执是正常的,我们在学术观点甚至是资源共享上总会有争吵,有时甚至吵得很厉害。我要做的就是引导大家从整体学科发展的方面、学术发展和对科学贡献发挥更大优势的角度出发,站在团结合作的氛围中团结起来。”
在团队未来的发展上,张教授表示,进一步提升团队的凝聚力仍然是团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加强凝聚力与提升合作精神仍然是我们团队的主线,只有做好协调和组织工作,才能保证团队的持续发展。”坚定的话语流淌出张教授心中对团队的殷切期盼以及心中对自己身为团队领导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合作”始终是团队发展的主旋律,在张教授看来,这种合作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本团队内部,更应该延伸到其他院系,促进自身的团队与其他院系或相关学科之间的合作,因为学科之间其实是相互交叉的,团队在坚持主导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应该与其它学科在共同感兴趣的合作点上互相支撑。多学科之间交叉合作的纵深发展,也必将推动科研团队的进步。
科学素养 融会贯通
作为一位奋战在科研一线上几十年的“老兵”,对于科学研究这样一份充满挑战与惊喜的工作,张教授自然有许多发自内心的感悟。
张金仓教授曾赴日本国立富士大学访问,他介绍说,虽说当时国外的实验室条件相对比国内好一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导向,我国的科研条件已经越来越完备。设备并不是第一位,至关重要的是科学家的思想以及整体的科研氛围,这也是未来科技创新的基础。在工作中,张教授也同样注重把先进的科学思想注入到所带领的科研和教学团队中去。
对于科学家素养,张教授有自己的理解,他说,“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现代的科学家要有平衡好个人能力和社会资源的素养,瞄准科学前沿的眼光;对内能够潜心研究,对外又能将成果转化为资源继而促进研究。科学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几十年的研究与付出,用张金仓自己的话说,“要做的是在所感兴趣的问题上一直走下去,而一切的奖项和荣誉只是顺其自然。”
在科研的道路上科学知识固然重要,而文化功底也是不可或缺,犹如泥土和水,共同滋养着科学的硕果。作为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张金仓坦言自己文科方面的“底子”并不十分好,但是仍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保持着十分的热爱,他强调了中华思想对于理科研究特别是在较高层次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他说,“我们的钱校长的文学功底也是相当了得的。”尽管科研工作繁忙,张教授依然站在教学第一线,讲授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程。课堂上,他也经常告诉学生“做事先做人”的道理,做人首先要打好文化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科研的道路上站得更高、看得越远。
针对我校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张教授特别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说“结果是第二位,关键要在科研过程中有意识地去体验各个环节,从而培养团队合作以及与老师沟通的能力,这是一个培养全面的人的过程。”张教授也鼓励学生们和自己感兴趣领域的相关老师联系,他说“当你真正参与到科研过程中,你会发现其实科学也就是这么回事”。
谈及我校的科研氛围,张教授表示,从学校到学院的老师们都很有上进心,学校作为一个大团队正向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而努力。自己在学院的管理工作上,也将继续致力于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社会资源的积极引进。
在既定方向上探索未知,站在学科的最前沿,怀着对于科学的热爱,张金仓教授和他的团队在科研道路上必将自强不息,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