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上海大学—上海汇众汽车用钢研究所邵光杰教授
记者:殷黎娟 来源:上海大学校报
(照片前排左起第四位为上海交大教授徐祖耀院士,右起:当时汇众总经理吴诗仲、上汽集团董事长陈祥麟、科委主任华裕达、上大常务副校长方明伦、五钢集团总经理乐景鹏、上大许珞萍教授。)
上海大学—上海汇众汽车用钢研究所始建于1995年2月12日,迄今两家单位已紧密合作近17年。作为科研带头人,邵光杰教授见证了研究所多年来的成长和发展。日前,记者来到延长校区采访了这位睿智而可亲的“车用钢材”专家。谈话间,不仅让记者深入了解了研究所这一路走来的发展历程,更让人感受到了以邵教授为代表的上大科研人员对研究所工作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精兵强将 勇挑重担
汽车用钢研究所创立缘起于上海大学与汇众汽车公司早前的成功合作。为保持今后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上海大学—上海汇众汽车用钢研究所在双方单位挂牌成立,由前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教授题名。双方单位均高度重视,派出了一批精兵强将——就上海大学而言,派出的八人团队中,其中就有三位是世界名校毕业的海归博士。
研究所的成立对学校科研团队来说是喜也是忧——能为科研创造更好的实践平台和物质条件,与企业合作“喜”自然不必多说;但单纯搞学术研究和与企业生产接轨毕竟是两码事儿,后者对在校教师来说可是个不小的挑战。科研团队除了集中了知识储备型人才,也要有敢想敢干的精神。具备了丰富社会实践经验的邵教授亲临第一线,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每次进工厂,我不和厂长握手,就和工段长握手。”邵教授一脸认真,“要和工人兄弟打成一片,和他们交朋友,这一点很重要。”这些年来,一批又一批教师追随当年团队人员的脚步,在实验室和生产线之间奔波,在产学研道路上为研究所的发展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攻克难题 精益求精
汽车用钢在研发的技术上面临着无止境的挑战,简单来说,“低成本,高性能”是一贯的追求。研究所的发展史正是建立在对技术难题一一攻克的经历之上。
就提高性能来说,汽车用钢研究所创办后不久,汇众汽车公司就此问题前来急寻解决方法。当时,一款新车型的汽车正在研发中,但冲压而成的金属件在塑性和韧性上却远远未达质量指标,常出现开裂问题,废品率高达40%,给企业生产制造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任务一到手,研究所的成员们立刻忙碌起来。最开始的工作,就是通过反复实验研究材料的微观组织。“所谓微观组织,平时看不见摸不着,但能通过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仪器看到。比如杯子,它是金属的,通过观察它的微观组织是什么形状,就能了解它的金属性能。”邵教授顺手拿起桌上的不锈钢杯,继续加以解释,“成分不同的材料,性能一般不同,而成分一样的东西,组织不一样,性能也就不一样。”基于这样的基本原理,改变产品性能的切入点就放在了改变成分或微观组织上。团队经过分析研究,从提高效益的角度,通过修改宝钢原工艺生产参数,改进了生产工艺,改善了产品的微观组织,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性能,将废品率降至千分之二以下。在为企业攻克难题的同时,也荣获了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从节能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看,降低钢材成本的研究也非常关键。多年前,研究所便着手解决了德系汽车后桥横梁这一关键技术的研发问题。后桥横梁作为汽车后座承重的关键元件,当时过度依赖德国进口。汽车用钢研究所经过不懈努力,采用不同的生产路线,在保证效果相同的情况下,将成本降低了近三分之二,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多办实事 多方受益
提及这么多年来办好研究所的原因,邵教授真诚感谢校方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教师们的不懈努力,“最关键一点是,能够通过我们的辛勤劳动解决社会问题,为企业带来效益,为自己带来知识的积累。”汽车用钢研究所自建立以来,在钢材生产厂商和使用商之间扮演着桥梁的角色,通过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大大减少了二者对接环节的阻碍。团队成员将知识成功运用于实践中,办成了实事。这不仅提高了企业效益,也在此过程中提升了参与者的素质,让他们得到了锻炼和成长。这些人中,除了教职员工,还有一批批优秀的硕士、博士在默默奉献着。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自实践操作,学到了不少宝贵的书本外的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竞争力。团队成员自身的不断发展,也推动着研究所向更高水平和更宽领域继续前进。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一轮的挑战迫在眉睫。在未来几年内,汽车燃油、节能指标将一一颁布,所牵涉的发动机改变给车身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汽车用钢将需要更高的性能来保证指标达成。近期,汽车用钢研究所正在朝高强度、轻量化的方向做更多的研究和尝试。研究材料也比过去更丰富,除了包括主要对象钢铁外,还涉及铝、镁等有色金属。如今邵光杰虽已退休,但这并未减退他对工作的热忱。重要的是,在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后继人员们为研究所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通过我们的努力,为国家作贡献、为企业降低成本,应该是件好事。”邵光杰眼含笑意,那坚定而又诚挚的眼神,仿佛说明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