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历程与视野
撰稿:社会学院 来源:上海大学校报
在我校实行大类招生改革后的首次本科专业分流中,社会学专业出乎意料变为了一匹黑马,成为学生的“抢手货”,吸引了诸多优秀学子,从不知道社会学是什么,直至今天成了学校的热门专业。大陆重建社会学学科以来,这一学科不断探索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的规律,经历风雨,走过了三十多年不平凡的发展道路,伴随在你我身边,影响着几代学子以社会学的视野来探究这个日益复杂的人类社会。
历史悠久 名家辈出
历史上的社会学曾是早年上海大学最重要的育人基地。早在1923年,国共合作建立的上海大学就设立了社会学系,首任系主任瞿秋白,以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主,着力于劳动问题、农民问题、妇女问题的研究,为中国革命培养出很多优秀人才。虽然建系时间不长,但群贤毕至、群星荟萃,瞿秋白、蔡和森、张太雷、恽代英、萧楚女、任弼时等曾担任该系教师;秦邦宪、杨尚昆、方志敏、陈赓、阳翰笙、张治中等知名人士,曾在该系求学。
1980年4月,经教育部同意、上海市高教局批准,上海大学文学院恢复重建社会学系(前身为复旦大学分校社会学系),这是1979年社会学学科恢复后内地高校成立的第一个社会学系,首任系主任是袁辑辉教授,袁华音、沈关宝、庞树奇、吴圣苓、邓伟志、仇立平等教授先后担任系主任。2011年7月,成立了独立建制的社会学院(School of Sociology and Political Science),下设社会学系、社会工作系、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
群策群力 共谋发展
上大社会学的学科发展靠全院同仁的共同努力。学科带头人李友梅教授,早在大陆社会学刚刚恢复重建的上世纪80年代初,就跟随费孝通先生在中国农村开展社会调查,继承了费先生探究社会问题的方法,形成了敏锐的问题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1988年至1994年间,她到法国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系统学习了法国组织社会学决策分析学派的推论方式。回国后,李友梅教授一直致力于把该研究方法引入中国,运用到中国研究中去。从浦东开发中的农民问题研究、社区组织研究,到政党研究、新时期社会协调机制和社会组织建设研究,她不断努力用组织决策分析的理论工具和分析方法来解释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2005年和2011年,她先后领衔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新时期社会协调机制研究”和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新时期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研究”,形成了“制度与生活”的研究范式,对当前中国的社会建设以及重建社会秩序的深入思考提供不可忽视的学术参考。她荣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001年),法国政府颁发的金棕榈教育骑士级勋章(2004年),第二届上海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6),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2006),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7年至今)。现任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上海社会学会会长、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
凭借学科带头人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卓越的领导作风,2001年以来,社会学学科先后从海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引进20多名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学者为主体、学历层次高、富有事业心与创新能力、视野宽阔、团结合作的学术团队,培养出了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张文宏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是最早将国际前沿的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分析模型和测量技术引入国内学界的学者之一,主持国家哲社重大招标项目一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多项。其代表作《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社会网络》是国内首部从阶层分析的视角研究城市居民个体社会网络结构的专著,获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一等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8)、上海市领军人才(2008)等人才培养计划。他还兼任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上海社会学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
目前,社会学院有专任教师41人,其中88%拥有博士学位,30%的教师博士毕业于美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学府;拥有教育部青年教师奖和新世纪人才计划各1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奖1人,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1人、上海市领军人才2人、浦江人才13人、曙光人才2人、晨光人才1人。
硕果累累 桃李满园
重建社会学之路虽充满艰辛,但社会学学科如今已步入一条充满发展前景的大道。学科长期坚持“立足上海,依托长三角,引领学科发展,培育学派风格”的发展目标,围绕“现代社会中的人类台作机制”的核心论题,置身中国社会经济建设和世界社会学学科发展的大环境,创建学科平台,打造学术团队,努力培育符合国家与地方的经济社会建设和管理需求,契合世界学术发展潮流的研究方向和学科生长点,凝炼出组织决策与关系协调、社会网络与社会风险管理、社会流动与社区治理等优势研究方向,确立了在国内社会学界的独特地位。
上大社会学系继1980年4月建立社会学本科专业后,1996年获得社会学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点,2000年获得社会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点,2003年获得人类学、民俗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点、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2005年获得人类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点、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得教育部首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学位授予权点,2010年获得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点,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包括专业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2009年,李友梅教授领衔的社会学基础教学团队先后被遴选为上海市级和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并跻身上海市第四期本科教育高地阵营。自1983年1月培养出第一届本科毕业生以来,已经向社会各界输送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3000余人。目前在校本科生237人、硕士研究生141人、博士研究生152人、博士后研究人员10人。
1986年,社会学学科被遴选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从1996年开始,社会学一级学科连续被列为国家“211工程”第一、二、三期重点建设学科;2003年,上海市教委在我校设立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成为首批上海市6家E-研究院之一;2005年,“都市社会研究”被评选为上海市优势重点学科;2007年,社会学二级学科跻身国家重点学科行列,成为全国4个社会学国家重点学科之一;同年,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成为上海市教委设置的首批10个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2008年,我校挂靠社会学系建立了上海社会科学调查研究中心,2009年,上海市政府依托该中心,成立了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分中心;2010年,与上海市社工党委、上海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合作,成立上海社会建设研究院;2011年,社会学学科作为骨干力量之一、整合全校文理工各学科力量组建的跨学科平台“都市社会发展与智慧城市建设”被确定为上海市教委“085工程”内涵建设重点项目;2012年,与上海市民政局、恩派研究中心联合成立了上海社会创新研究院,社会学学科列入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
在科学研究方面,近五年来,该学科教师作为课题负责人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2项,教育部重大招标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课题、青年课题14项,教育部、国家发改委、民政部课题6项,上海市哲社、上海市决策咨询课题26项,省部级以上课题总计46项;在《中国社会科学》(中英文版)、《社会学研究》、《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SSCI期刊等顶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1篇。在上海市哲社优秀成果和邓小平理论研究优秀成果评奖中,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及内部探讨奖、网络宣传奖14项;一些研究成果受到上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也有研究成果已经转化为地方政府的具体政策。
社会学系创办于1981年的《社会》(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杂志,是1979 年大陆恢复社会学后创办的第一份社会学专业期刊,也是中国大陆高校唯一的社会学专业期刊。该刊自2005年改版以来,秉承理论探讨与经验研究并重的办刊方向,关注中国社会发展与学术研究中提出的“真问题”,积极投入规范性学术制度的建设,搭建中外社会学家学术对话的平台。先后被收录为CSSCI源刊、剑桥科学文摘(CSA)源刊、美国EBSCO host数据库源刊。2011年,《社会》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并跻身教育部第三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2012年,荣获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资助。
搭建平台 多方培养
在本科教学中,为了改变学生选课过程中的盲目性,增加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引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加强学生专业训练的系统性,社会学专业采取了课程的模块化设计,将课程分为:理论、方法、组织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结构与分层、文化人类学、中国社会研究和城市与经济8个模块,学生可以在专业必修课的学习过程中,确定自己的专业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有计划地选择2-3个模块的课程。这不仅能使学生在某一个专业领域的学习得以深化,也有利于其专业竞争力。
除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外,社会学学科尤为重视实践学习,建立多种平台,进行多方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现设有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上海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上海政党研究中心、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妇女问题研究中心、族群研究中心、移民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
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是2003年上海市教委设置的首批6个高校E-研究院之一,成立之初就致力于基础研究和开放性学术平台建设,充分借用国内外一流的学术和教育资源,打破不同学校、不同地区、国内外等体制性因素的限制,突破上海大学作为地方性大学的局限性,培养高水平的研究型人才,先后开辟了系列开放课程、系列学术前沿讲座和“组织社会学实证研究”系列工作坊。先后从国内外知名高校聘请特聘研究员30余人,开设开放性课程20余门,举办学术讲座290余场,其中,海外学者占一半以上,加强了学院师生与国内外学术界的互动,使得学院师生能够迅速掌握最前沿的学术信息,提升了学院师生的学术眼光和学术追求。
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是我校成立的跨学科调查基地,2009年,上海市政府挂靠该中心成立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分中心。每年暑期实践,该专业的学生都能够在原先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参加调查中心的外出调研,开拓视野,对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都有相当大的提升。
学科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构建了各种旨在促进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活动的平台,开办了“费孝通学术论坛”和各种读书班;设立“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国家重点学科奖学金”,并与费孝通先生家人共同出资设立上海大学“费孝通奖学金”;在上海市的浦东新区、九亭镇、康健街道,江苏省的开弦弓村、盛泽镇、昆山市,浙江省的宁波市、长兴县、南浔镇等地建立34个社会调查和实习基地;支持学生成立群学社、知行社、蓝丝带等学习型和公益型社团,创办《泮溪学步》、《社会·人》等杂志。2011年,在校本科生获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1项,上海市创新项目5项。在2011届毕业生中,有12名学生分别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伦敦大学学院、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爱丁堡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继续深造。
在国际化学术交流和合作方面,社会学学科和美国杜克大学、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密歇根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纽约城市大学、田纳西大学、怀俄明大学,英国利兹大学,韩国首尔大学、釜山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互换生制度。每年有数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分赴国外大学作一学期或一学年的学习与进修。学科不断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到国外访学和开展学术交流,仅2010-2011一年间,就有11名教师分赴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杜克大学、乔治城大学、英国利兹大学、爱尔兰科克大学、德国马克·普朗克研究所、法国人文科学之家等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了为期4-12个月的学术交流。
积极探索 展望未来
2011年7月,作为独立建制的社会学院的成立,既是对社会学学科过去30年发展的充分肯定,也是适应中国经济社会转型迫切需要的正确选择。社会学院的成立既充满了机会,同时也面临着一场全新的挑战。
从什么是社会、社会何以可能,到探究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的规律、关注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社会学告诉人们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从社会学的视角来观察、分析人类社会,进而影响这个世界。因此,小至微观世界的点点滴滴,大到整个社会系统的运作,都包含在社会学的范畴里。上海大学的社会学学科在未来将更积极地探索社会科学研究的未知领域,使学术研究能够直接面对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所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同时也进一步将学科发展推向国际学术前沿,强有力地促进了该学科人才队伍的快速成长,为该学科乃至学校其他社会科学的学科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