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至24日,2019年上海大学“智能运载科学与工程”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之“功能与智能材料”分论坛举行。论坛由上海大学组织人事部、人事处主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承办。上海大学“智能运载科学与工程”国际青年学者论坛,通过论坛专题报告、分论坛学术研讨和人才洽谈等形式,为海内外优秀青年才俊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与友谊桥梁,促进彼此之间的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增强工程领域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合作,携手推动上海大学“智能运载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建设。

5月23日上午,“智能运载科学与工程”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之“功能与智能材料”分论坛开幕式在乐乎新楼思源厅举行。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上海市教委人事处副处长于希嘉,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龚思怡,组织人事部副部长、组织处处长朱明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林军,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钱冬英,论坛承办学院学科带头人,以及国际青年学者参加会议,会议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朱波主持。

李永智代表市教委致辞,为青年学者介绍了上海市的人才引进政策,龚思怡代表上海大学致辞,介绍上海大学学科建设,尤其是材料学科建设情况,以及上海大学对人才的重视及政策,朱明原对上海大学及相关人才政策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朱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孙延枫、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刘轶以及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室内空气净化技术及产品研发实验负责人黄垒先后进行了学院及学科介绍。

下午,国际青年论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四个分会学术报告会正式开始。分会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国的33位杰出博士后及博士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分会场一在乐乎新楼2号楼一楼上善厅进行,报告由高彦峰教授主持。来自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的韩朝、瑞典皇家工程院的徐勃、日本京都大学的许健、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的许旺旺、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余亦非5位报告人先后做学术报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分会场二在乐乎新楼2号楼1楼大学厅进行,报告由李谋成研究员主持。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程荫、德国亚琛工业大学钢铁研究所的郭晓菲、日本名古屋大学的林兴安、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钢铁研究所的孙彬涵和英国赫特福德大学的朱晓晶先后做学术报告。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分会场在乐乎新楼2号楼1楼思源厅进行,报告由石国升教授主持。来自美国莱斯大学张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何勇民、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的刘倩楠、施乐加拿大研发中心的朱昱洁、日本京都大学的唐亚、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的王云晓、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的李伟杰和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的乔芸八位报告人先后做学术报告。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分会场一在乐乎新楼2号楼二楼学思厅进行,报告由李谦教授主持。来自BioMed Spring Singapore的研发总监张抗博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者邱嫡博士、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算法与科学计算研究所科研人员余卓博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曹珊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田丰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助理教授吴晓燕博士和清华大学博士后宗鹏安先后做学术报告。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分会场在乐乎新楼2号楼一楼海纳厅进行,报告由施利毅教授主持。来自泰国国家纳米中心Dr.Sanchai Kuoon、韩国蔚山国家科学技术研究所Dr.Jumyeong Kim、伊朗谢里夫理工大学Dr.Amene Naseri、泰国国家纳米中心Dr.Supawadee Namuangruk、泰国国家纳米中心Dr.Sineenat Thaiboonrod、韩国蔚山国家科学技术研究所Dr.Kihun Jeong、泰国国家纳米中心Dr.Sarawoot Impeng、泰国国家纳米中心Dr.Warayuth Sajomsang先后做学术报告。报告后,在场老师及科研工作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5月24日,国际青年论坛所有报告人上午在相关学院深入听取解读人才政策、商讨申报及入职事宜;下午参观了上海大学校园、学院及相关实验室。各位报告人看到上海大学全流程的科研设备和具有竞争力的学术环境,都表达出强烈的合作意愿,和各相关学科带头人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沟通交流。